學長研究的題目一直碰到瓶頸,將近一年以來還是連想量測的結果都沒有得到,更不用說進一步的分析。
在做的實驗並不是什麼獨創性、前所未有的內容,不過基於研究的精神,老師更期待的是我們在發展一套技術的過程中學習到更多的觀念、方法論。否則只要跟技術成熟的實驗室請教,不僅是實驗方法,應該連程式碼都可以給我們。但令人痛苦的是每週開會的時間,學長會報告按照老師指導的方向嘗試的結果,放上許多波形圖,接著又是大夥一陣虛無縹緲的偵探推理時間,一小時後「大致」又得到一些新的想法,最後所有人又都在不確定性、一頭霧水的情況下結束。
想必是這樣的狀況持續太久了,所以這次老師耐不住性質地發洩了下情緒:「我覺得你太少跟我討論了,這一點點內容為什麼要做一個禮拜呢?不是把圖片展示出來就好,我想知道你對於這個實驗有什麼看法。你其他的時間都在做什麼呢?」會議室的空氣頓時僵硬了起來,大家的眼色各自看向不同的地方不想跟老師對上眼。
被這樣責怪,第一時間我想任誰都會無辜地說:「我都按照你的吩咐去做了啊!實驗弄不出結果,我也很悶。」
學長板著臉回話說:「我還有做更很多嘗試,修改其他變量,但是都沒有具體的效益,所以就沒放出來。」
老師接著說:「你應該要不斷地跟我討論才行,一週一次是不夠的,而且你做了什麼都要讓我知道,這都是一個累積的過程,不然每次我都是來這裡當場解決你的問題,這樣毫無效率可言。最起碼前一天你要把分析的訊號結果都寄給我,讓我看過之後再討論吧。好的、壞的,你都要跟我報告,不是有東西、有成效的才報告,沒有結果的也都要跟我說。」
可以理解學長很悶的心情,現在連訊號都得不到的,根本沒辦法著手分析,更不用說進行碩士論文的研究。
會議結束,大家摸摸鼻子,今天早早就離開實驗室回家去了,我自己一個人還留在實驗室,靜靜地沈澱心情,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就又跟主對話起來了:「似乎……,我在天的面前也是如此耶,很少討論。」
此外,我總是想呈現好的一面、好的結果,覺得浪費時間、沒意義的事情就自己默默地放在心底,學校老師自然是無法跟主的層次比較,主想要愛我、關心我、幫忙的內心是更強烈的吧?主一定也不想看到我那獨自奮鬥、掙扎的模樣。
“不斷地跟我討論吧!"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早上又聽到更進一步的教導:
“雖然先試著去做也很重要,但比那更重要的是方向。
先試著去做對的事物,這是挑戰也是奇蹟。
然而,你因為想做自己期盼的事,
就說:「先試著去做再決定嘛!」這是讓自己合理化。
不論何事,方向都非常重要。"
頓時解開我的疑問,仔細想想每次尋找神的契機都是卡關、遇到困難的時候,但關鍵是打從一開始我就沒有好好的討論、確認方向,一股腦地按照自己的理解、猜測去做。
「但是非要確認到得到回應為止,得到具體的教導為止,那豈不是綁手綁腳,總邁不出腳步嗎?」
“行為累積起來而喜歡時,那份力量就會很龐大。
因為只要喜歡,就容易走那條路。
不要把「先試著去做」用來將自己合理化,
而是把這當成挑戰「對的事物」的方法吧!"
這真是句拗口的話,當成.挑戰.對的事物.的方法,也就是說比起一直問為什麼?或是盲目地做。
更重要地是確認好方向後,努力去實行、完成那件事情,對嗎?
「這樣說我就能理解了,因為不論是走上怎樣的路,因為還沒看到結果,所以都會產生疑問、恐懼、擔心,但關鍵是一旦得到了正確的方向,把事情完成就是我自己的責任。」
「原來討論就是如此的重要啊。」
坐在實驗室的位子上托著腮,我心想,某種程度來說也有老師表達得不好的地方,不過根本來看,老師是真正為了學長著想,也很想幫忙的關係才那麼說的吧。
為什麼他可以做出這麼棒的指導呢?
在團隊中常常只會著眼於能力很好的成員,如果要不偏離道路、長遠地經營,果然還是得找到導師才可以。
“只要稍微多做一點,「問題」就能解開。"——鄭明析牧師
只要稍微多思考一點,就不會誤會啊。
自己都是先試著去做再來看是不適合這個方向,要怎麼樣才能夠在做之前就先確認呢?
有時候我們會期待自己手邊的事情順利,但是比起這樣子思考、這樣禱告,再做出抉擇前,就好好詢問,這是更好的,因為明明有更好的方法、更適合的道路可以走。
此外如果給予了感動之後、給予的方向,絕對不能半吊子的做,至少要帶著「確認看看」的程度,去挑戰才行。
我自己以前是個路痴,並不是真的不認得路,而是每次別人告訴我路線後,我常常在走的過程中就因為遲疑,而擅自的轉換腳步,導致後來迷路了。
神是很重視「順序」的神,要一邊禱告、一邊前進,如果反過來的話,符合神期盼的時候會順利、不符合神期盼的時候就會被阻擋。
很多人看著這個部分就會說:「人生果然是無常的啊!」對於未來感到混淆。
要怎麼做才能在事前就確認方向呢?
你應該有手邊正在做的事情吧?但是過程中有點遲疑,而緩下了腳步。
不要忘記自己的初衷,找回那想法,全力以赴的做一次看看吧。
有的時候明明就是自己該去做的事情,但好似遇到了撞牆期,產生了雜念、感到無力。
神最常透過「感動」來幫助喔,若是得到了不一樣的構想:去做做看,就是自己的責任。
謝謝你,留言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