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Robert Fisher
是美國著名的劇作家,曾經創作(或與人共同創作)超過四百齣廣播節目和將近千齣的電視節目。他和他的好友,也是好搭檔,亞瑟.馬克斯(Arthur Marx)一同編寫了無數的百老匯舞台劇及電影劇本。
這不是一本新書,週日去校園書局時恰好看到,內容不多,大概半小時就看完了。
本書適合慢慢閱讀,或者是反覆閱讀,故事中的主角是一名厲害的騎士,到處拯救公主、殺惡龍、為國王作戰。他穿著閃亮的鎧甲,不過日復一日的騎士生活讓他迷失了自己,與家人遠離,某天他發現自己無法脫下這套鎧甲,輾轉找到了大法師梅林,希望能得到他的幫助。在這之後他踏上了真理之路,途中必須要越過三個城堡沈默、知識、忠勇之城,最後爬上真理之巔。
也許是故事本身不長,所以很多關鍵的訊息,總是放在一兩句對白裡。作者沒有強硬地想要塞什麼觀念給讀者,但就是那一兩句對白,讓人花一段時間去反覆咀嚼。我不是很喜歡中文的引言上用心理學去分析,因為故事本身還是要保留那種耐人尋味的寓意比較好。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騎士自認為自己這些年來努力作戰、拯救公主都是為了別人,但其實這些都是為了自己的虛榮(這種事本人是不會承認的)。踏上真理之路,終於能幫自己挖出問題的瘤了,卻又說是為了別人所以不該走上這條路(藉口就是:萬一怎麼樣……,別人……)。三座城堡的過程中主角明明只待一陣子,出來時卻發現過了很大段時間,實際上改變想法並非立竿見影,光是改變想法、價值觀也是很困難的事,在歲月流逝中不斷掙扎、努力才能成長的。每個階段主角都以為自己得到了嶄新的解放,不過下個階段又挑戰著他的底線。
我喜歡結尾,或許對沒有信仰的人來說有點摸不著頭緒,但對於接觸信仰的人來說,是個耐人尋味的結局。它不是一本新書,很容易在圖書館中取得,推薦這本書,花半小時與主角一起這趟冒險,如果你願意,在忙碌的生活中,也「為了自己出征」來一次真理的冒險吧,丟掉負面的想法、灰心、罪的意識、擔憂,迎接那嶄新發光的自己。
“你正因著<你的行為>而走上「失敗之路」嗎?
你正因著<你的罪>而走上「失敗之路」嗎?
你覺得現在一切都沒用了嗎?
再次轉換方向,按照「主的旨意」去做吧!
如此藉由「你正確的行為」再次走上<成功之路>吧!
但成功的機率是10%。為什麼呢?
因為有你之前思考過、生活過的「既有性」才會如此。
那「既有性」正在掌握你90%的生活,所以很難。
即使辛苦也還是走上生命路吧!"––2016.04.17鄭明析牧師主日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