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整理的摘要:週三證道
晚上的時候鄭明析牧師為了我們分享話語,牧師一邊傳講聖經的故事、一邊道出自己對歷史的心情。
如同以賽亞書11章對照創世紀49章1~28節來看,雅各在囑咐中提到了十二個孩子的特質:
“猶大是個小獅子; 我兒啊,你抓了食便上去。
你屈下身去,臥如公獅, 蹲如母獅,誰敢惹你?"
“以薩迦是個強壯的驢,臥在羊圈之中。
他以安靜為佳,以肥地為美,便低肩背重,成為服苦的僕人。"
“但必作道上的蛇,路中的虺,咬傷馬蹄,使騎馬的墜落於後。"
“拿弗他利是被釋放的母鹿;他出嘉美的言語。"
“約瑟是多結果子的樹枝,是泉旁多結果的枝子;他的枝條探出牆外。"
“便雅憫是個撕掠的狼,早晨要吃他所抓的,晚上要分他所奪的。"
哇,那麼如果看雅各的十二個孩子是如何達成和睦,不就能知道聖經中所說的理想世界會如何達成了嗎。
並不是字面上的達成動物天國,而是不同個性、特質的人要與中心人物合一的時候,理想世界才可以達成。
十二個兒子以約瑟為中心,摩西時代以摩西為中心,耶穌時代以耶穌為中心,而這時代也是一樣,若要達成 神的攝理,要與主合一、不同特質的民族才能合一。
在月明洞工作,也進入尾聲了,遇見了各式各樣的人、來自各個國家,但都因為為了更深入的感受聖三位,而聚集在這個山谷之中了。為什麼和平之王耶穌來到世上已經兩千年,但是這世上依然沒有達成和平呢?因為人們沒有學習、並落實他所教導的真理,因此即使物質的世界不斷的進步、豐富,人的內心依然感到空虛,彼此傷害、競爭。
如同被樹立的石頭造景一般,在工作、付出辛勞的每一個志工的內心,也更朝向天來豎立,殷切期盼按照 神的構想來度過自己的人生,如此才不虛此行。
延伸閱讀:三十個論——中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