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活]被長輩責備的幸福

清華大學沈思者
回顧自己的成長,大概是高中開始,我就不太是那種,被師長、父母們全天候緊迫盯人、捏著耳朵管教的類型。
可能在別人的理解中,某種程度上覺得:「這個人自我要求高、夠上進。」
但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覺得對於面對挫折的心理素質變得有點低,甚至可以說:「我在逃避失敗。」
會有那種滿腦子充滿負能量的時候,就會想逃避現實,想要當個偏差一點的人、踩踩看別人的容忍底線。有些人更嚴重的,可能做出一發不可收拾的決定,從此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這是一種轉化呢?還是一種逃避?往往一線之隔。
到頭來,人生是要由你自己來完成的,你不需要透過傷害別人、吸引別人注意來找到價值。
越貼近現實的狀況,就越是充滿無限的不確定性,因此跟課本不同,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你無法同時討好所有的人。

為什麼這次要聊著麼八股的事情呢?

因為這次是「教授」分享他「正在遭遇的挫折」。
我們可能聽過別人提起自己的陳年往事,但很少聽到別人直白地說出自己最近的瓶頸、窘困,特別是當對方比自己「年長」。
對研究生來說,某種程度上「老師」等於「老闆」,不過這次卻主動地在開會時吐露心聲,讓學生很是意外。
從中我比較多學習,且思考的部分是:

當我面對挫折時,我會願意這樣告訴別人,特別是告訴「晚輩」嗎?

因為研究計畫的關係,教授跟另外一個領域的資深學者一起合作。
細節教授沒有太多說明,大體是在行政程序上受到學校的阻攔,資深學者對於教學體制、教授處理事情的態度不滿,直接地打電話來,批哩啪拉的說了很多事情,語氣蠻情緒化的。
教授雖然當下有些錯愕,一時之間不太知道如何面對這個問題。不過整理思緒後,教授反而覺得這樣的遭遇其實也很寶貴,站在對方的立場,也是為了讓事情能更順利推動,看到問題點後犀利地指正出來。
「覺得很感謝,在學術界待了一段時間,能有長輩指正自己。讓我再次反省了很多事情。」
教授在開會時,很親近地跟學生分享了最近的感觸。

攝理教會鄭明析
「你上次被罵是什麼時候呢?」
「你帶著什麼樣的心情,面對這個問題呢?」

歡迎留言、或在粉絲團跟大家分享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