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於自己感到滿意嗎?
相信絕大多數人都不敢這樣承認,心裡總有感到比不上別人的部分。
不過積極正面的人,比起一直拘泥於這些缺點,更是想著如何更多的造就自己。
在文藝復興時,有一塊被廢棄的大理石,那一塊質地純淨高達六尺的珍貴石材。不過,在它的下半部有一個損壞的洞,並且延伸出裂痕,那是雕刻家多那太羅(Donatello)在雕刻時失手所致。如再繼續雕琢,石頭便很可能在過程中裂成兩半,因為無人能彌補,只能把碩大的石材就這樣捨棄了。
1466年,多那太羅去世,一塊石材就這樣放置著,無人有勇氣著手去雕刻這件石材。
橫跨近半個世紀,1501年當時的義大利城市的首長,希望能有藝術家能將塊石材取走,當時才26歲米開朗基羅被選中後,便神神祕祕的將這塊石頭帶回家了,他立起了隔板,不讓人偷窺他工作的過程。
後來完成的作品就是著名的大衛像,作品中大衛一手執著投彈器,側身站著,炯炯有神的看著遠方,容貌好似聖經雅歌說6章10節所敘述的一般:「那向外觀看如晨光發現,美麗如月亮,皎潔如日頭,威武如展開旌旗軍隊。」
此外米開朗基羅還在當初損毀的地方,刻意地留下前者失手的鑿痕,如果在現場細細端詳,至今還是依然能看到。
大衛像象徵了義大利佛羅倫斯不畏強權的精神,期待統治者能像大衛一樣,為人民、為了公義,不畏強權挺身而出。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米開朗基羅:
我的雕刻是將禁錮在石頭中的生命解放出來
每個人都有缺點、都有不完美,然而關鍵是我們如何看待著些「缺點」。
" <沒有很大的優缺點、平凡的石頭>
是無法被打造成「傑作」的。
<優缺點極多的石頭>
只要消除<缺點>就會成為「傑作」,所以好上許多。
人也是如此。
比起<沒有很大的優缺點的人>,
<優點很多、缺點也很多的人>更好,
因為<缺點>只要透過「專家」改正就行了。"~~鄭明析牧師證道話語
那個專家是誰呢?
那就是聖三位與主,如果把自己的人生交託給 神,不論是誰,改正並消除<缺點、錯誤與矛盾>就會成為「傑作」。
任誰都有缺點,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垂頭喪氣地生活著,因為是按照如何使用自己的人生,來決定價值的。
不要只是著眼於「現在」自己的狀態,如果你年輕,你就充滿成長、變化的可能性;
如果你年長,許多事情感到力不從心,那麽比起拘泥於,要像過去做一樣勞累事情,更該去做那些只有你的歷練、見識、能力能夠完成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要把你讓糾結的肌肉舒展開來,憂鬱的心門敞開,讓神來帶領你的人生吧。
“石頭也會因為<缺點和瑕疵>而賣不出去。
不過,如果買了之後改正<缺點和瑕疵>,就會變成「傑作」。
剛剛說人也是如此,對吧?
<缺點和瑕疵>會讓「整體失色」。
如果埋葬<舊事物=缺點和瑕疵>,就會變成「傑作人生」。"~~鄭明析牧師證道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