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北出差,捷運上坐在對面的男士,表情有些不安,把後背包放在大腿上,雙手緊抱著,好像隨時都準備好站起來的樣子。
下一站在擁擠的車廂中,一位婆婆上車,她沒有東張西望,上來就很安靜地拉著吊環站著。
「讓婆婆坐下來會不會比較好呢?」這樣想的時候,對面的男士就起身:「婆婆,位子給妳坐。」
「不用啦,我下一站就下車了。」
又過了兩三站,又有一位年長的長輩上車,他又試圖讓座給對方,結果又被拒絕了。
在我下車前,他嘗試讓坐了三次,最後都沒有成功。
於是在擁擠的車廂裡,他板著一張受委屈的臉,等待著下一個讓座的機會。
“今天吊環也輔佐著人們,往目的地前進著呢。"
誰說位置不重要呢,能夠抓著吊環也是個寶貴的位置呢。
“按照環境、位置和用途,不論水壩、大河、小溪、湖泊或池塘全都是絕對必要的。
都是適合該位置的「特質的王」。"——Jung Myung Se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