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並不覺得身為一個部落格,任何東西都要拿來開箱、經驗分享。
但這次Bose寄送給我一個全新的SoundSport wireless耳機,因此決定分享一下使用該耳機半年的心得。
2018年應該可以說是運動藍牙耳機崛起之年,一千元以內可以買到的產品比比皆是,而且你很難單從規格上去比較出高價位與入門款式間的性能差別,便利性也是,開始使用藍牙耳機後,很可能一個月用不到一次有線耳機。但唯有實際使用時,其感受度差異真的難以言喻。
——
外觀
進入正題,SoundSport wireless有三個配色,我買的有點類似檸檬黃與灰,但網站的型號是淺綠色。另外有藍黑配色與全黑。
盒裝採抽屜式的,黑色盒子從外包裝抽出來,採三頁式的設計來打開。
第一層是耳機本體,上頭有一個夾子,第二層有附充電線、兩個尺寸不同的耳套,隨行收納盒。
使用的方式非常簡單,右邊耳機上有一個開機鈕,按下即開機,會有提示音告知目前電量。右側有聽筒、線控設計,上頭有一個NFC感應,如果手機有NFC感應,同時開啟藍芽與NFC感應,直接碰觸手機2~3秒可以配對成功。
(要確認自己手機有無NFC以及在手機的哪個位置)
沒有NFC感應,它也會自動搜尋上次配對成功的裝置,對我來說會切換電腦與手機,有NFC的輔助就便利許多。
手機上有專屬的應用程式Bose connect,能夠為裝置命名、定位、更新韌體、調節音量。
功能評筆
Bose運動耳機的獨特設計是其耳套的構造,能夠利用外耳的形狀,將耳機固定住,配戴時要確認三個尺寸的耳機何者最適合。這樣的設計穩定是非常足夠的,即便是購入最新的Sport Free也毋須擔心會在運動中掉落,配戴時輕鬆戴上將矽膠軟片與外耳的形狀貼合即可。
這樣的構想非常出色,有其優勢,但有一些使用習慣上的小缺點,我會客觀地陳述這件事。
優點:
耳機上有通氣孔,運動過程流汗再多,耳道不會潮濕,配戴時不會感到燥熱,不會因為流汗而導致耳機掉落。
麥克風優化的很好,我配戴耳機時講電話,不用刻意提高音量,正常說話對方就可以聽的很清楚了。這是我很喜歡的一個技術,當初購買時曾經有跟某牌耳機做比較,後來驚訝發現另一個耳機在通話時竟然只支援單耳通話。
缺點:
*它沒有像耳道式耳機那樣,把耳機塞到耳道裡頭,所以聲音的密閉性不足,環境吵雜時,音量略顯不足,如果常去的健身房有播放音樂,阻絕環境雜音的效果很差,這是購入前一定要評估的。
*同上,耳機其實是裝在外耳上,所以與其他運動耳機相比,會覺得耳機突起明顯。
Bose官方幾乎沒有提供配戴耳機下,正面的照片,側面看起來覺得隱密性很好。
實際上,正面看的時候耳朵旁邊會有1.5公分左右的突起。
我自己運動的地方為服務單位的健身房與在戶外路跑,音量略小的問題對我來說影響不大(應付跑跑步機時的噪音是游刃有餘的),但絕對是購買前要評估的重點。Bose本身是一個對自身技術自負、自我挑戰的公司,所以在配戴時可以感受到耳機上的巧思,舒適度、穩定度、耳機選用的材質都非常好,音質的話我覺得就是中規中矩,低中高頻都很均勻,但人聲稍弱,我有時會聽有聲書那類的內容,會覺得人的聲線不夠飽滿,聽流行歌也會覺得似乎少了些什麼。
因為是開放式的設計,有些人會覺得跟耳道式耳機相比音量小,而聽不慣其聲音。
簡單來說,如果要以梁朝偉的標準來說,它並不是一個用來欣賞音樂最佳的耳機。
「高音甜,中音準,低音沉。總之一句話,就是通透!」
——電影《無間道》陳永仁台詞
——
https://www.instagram.com/p/BYJE25VFUBV/
產品問題
這是本文的重點啦!
耳機續航力很好,官方寫6小時,聆聽時音量大小也會些微影響,實際可以聽得比6小時久,當然應該不會有人連續聽音樂6小時,我習慣運動後會先清洗,自然陰乾後再充電,避免充電時水氣進入。
此款耳機在2016年推出時,有一個產品瑕疵,耳機密封性不足,長期使用會導致水氣進入,後來無條件提供使用者更換。
最近的狀況,也是我遇到的狀況,正常使用,但是某次關機後就再也打不開,充電時一開始會顯示「充電中的橘燈」,後來變成故障紅燈,然後燈號就熄掉了。我送修後,Bose公司處理速度很快,週五請店家代送,週二店家就已經收到Bose公司寄回來的『新品』,沒錯是全新的耳機。
新版本:按鈕的觸感改變,新的版本比較沒有那麼好按,落下幅度變得更小,但我猜應該是基於產品安全的考量,原本的有缺點。
音量似乎有變大?我沒有機會直接兩個耳機比較,但我收到新耳機時直觀感受是如此。無法斷定是否真的有改進。
前後兩者一個蠻明顯的差異在於『韌體版本』,一開始買的耳機生產年份應該比較舊,剛拿到時花了些時間從手機上的應用程式去更新韌體,但是更換後的新品,一開始韌體就是最新的版本,可見是屬於不同批製造的產品。也許這是大家購買耳機時可以用來區分版本的一個線索。
——
整體感想
我對於Bose耳機的優良印象來自於研究所,當時參訪一個針對環境聲響研究的實驗室,博士班的學生提供了Bose與Sony兩家抗噪耳機技術的學術論文,抗噪的原理在於在耳朵中播放一個與外界噪音相反的聲音做抵銷,說來簡單但是實作上可是大有學問,論文結果指出,Bose的獨家抗噪技術真的是登峰造極,幾乎將噪音完全消除,而Sony則會有殘留一個非常高頻的雜音,雖然聆聽時不會察覺,但長期配戴開啟抗噪功能時,會覺得耳朵不舒服、聽覺疲勞。當時在場有一些同學本身有配戴過Sony抗噪耳機,他們真的很有共鳴,得確配戴一小時以上,會有說不出來的不適感,不過一般都會認為:「大概是聽太久了吧。」
從那時起,Bose在我心目中技術狂的地位就屹立不搖,這次使用運動耳機的體驗也非常的棒。雖然價格硬是要比同類型產品高上一截,但即使只有紙張般的性能懸殊,我覺得只要其使用情境適合自己,還是一個非常體貼使用者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