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車環島】籌備注意事項


2019年3月底,完成了第一次環島,這次機車騎了一千多公里。為了預備這次旅行,在服替代役的期間看了非常多的書,也不斷地思考自己此次旅行的意義與行程規劃。環島方法非常的多種,汽車、火車、機車、腳踏車、步行,也有多種交通工具交替使用的版本。路線也有很多種,從北到南沿著山脈縱走、八字形環島,也有人24小時用機車繞台灣一圈。
旅行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
放大來看,對某些人來說,可能也包含了「人生的意義」。度過人生時,你會聽到很多別人的答案、別人的建議,但是只有你自己實際去經歷時,才會知道屬於自己的答案是什麼。那個最佳的答案,是不是最棒的,只有腦袋認知是不夠的。

環島的目的

對想環島的人而言,最簡單的理由跟目的就是:「想要環島一次。」
但是隨著更多不同的目的,會左右於行程規劃、交通方式。
我這次環島,給自己的幾個目標:
1.想要探訪台灣本島四個極點燈塔、四個極點。
2.過去一直想去,卻沒有機會拜訪的縣市、景點。
3.想好好沈澱,思考退伍後的人生規劃

交通方式

我過去比較沒有腳踏車騎長途的經驗,加上沒有稱手的腳踏車,另外我任性地在第一次環島加了蠻多特殊景點的,並且很喜歡拍照,為了讓環島不要只是一大堆風景照,這次還準備了輕便腳架,能夠記錄自己旅行的身影,所以機車還是我首選。
路線上,除了常見的最短環島路線外、我這此走的四極點路線,還有一些特殊的走法,六極點(本島最東南西北高低)、途經全縣市。另外有特殊的八字環島
八字環島
延伸閱讀:6張機車環台路線圖

路線規劃

把自己想去的景點都串起來,依照環島的天數去安排每天停留的縣市,盡量讓里程數平均一點,我這次除了有一天在新竹跟朋友們敘舊外,實際是六天環島,最遠的一天走250公里,平均每日在200公里以內。
一般來說,會將西半部安排得比較鬆散,東部的話屏東、台東、花蓮、宜蘭,四個會選三個停留。我自己的話則是刻意加了新竹縣、彰化市、阿里山日出、嘉義市這幾個行程。所以西半部的行程也是蠻充實的,邊旅行各縣市也約朋友出來見面。
另外通常環島都是建議「逆時針環島」,因為騎行時,隨時要停在海邊、路邊休息比較方便,同時也較安全。順時針的話,有些蜿蜒的路段,會找不太到可以臨停的位置。


(花蓮選的小羊房背包客棧,一人一間,衛浴、公設非常齊全,且店內旅遊資訊齊全)

住宿安排

有些人是傾向到當地才找住宿,不過我覺得如果有些縣市明確一定會過夜的,提早預定還是比較理想。所以像台東、花蓮、台北這幾個地方我就有預定住宿,其他則是當地再找,甚至臨時改變過夜的地點。東半部要評估你想走山線還是海線,要不要看日出,依照你的考量去選擇要住在市區還是哪個鄉鎮。

設定景點

從各種環島的書籍、文章中找出自己想去的景點
深度旅遊的話,我很推薦『蔡阿嘎瘋環島:台灣100個必打卡之最』,算是我看過近二十本環島書中,特別有印象的。有些很有趣的景點幾乎沒有人在介紹,另外簡單的說明文字,可以按照每個人的喜好,找到想去的景點。
把每個縣市想去的景點都紀錄下來,這些都只是口袋名單而已,旅行過程中也可以跟旅店、在地人搜集其他建議,依照情況隨時地調整,這也是旅行的一大趣味。在出發之前或是環島過程中每天晚上我都會做的功課就是,利用google map預排一下隔天的路線,思考一下景點的順序、每個點要停留的時間。
另外在搜集這些景點的時候,特別是想去的餐廳、展場,一定要查詢營業的日期跟時段,避免撲空。因此除了計算今天是環島第幾天之外,那天是禮拜幾也需要留意。

小訣竅:我個人蠻重視安全的行車安全的,所以除了出發前的檢修外,我會避免連續騎乘三、四個小時,中途都會找地方喘口氣、下車拍拍照。另外天黑後就不要再騎長程,以市區的移動為主。人們都說摩托車是肉包鐵,有時並不是自己違規,還是會發生事故,生命的價值是用再多金錢也無法交換的,因此在精神狀況好、視線良好的情況下移動是比較理想的。

延伸閱讀:機車環島注意事項

行前功課

除了行李、裝備的檢查外,別忘了提早確認接下來環島期間各縣市的天氣狀況,針對天氣變化去加強防曬或是雨具,以及行程的取捨。

內功心法

出遊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旅行本來就充滿了各式各樣的狀況,用開闊的心胸、冷靜地思考來面對問題是最理想的。不要過度地被行程拘束,對我來說,大學以前都是參加校外教學、畢業旅行為主,跟團的旅行有時候在景點的規劃上一點也不合理,或是停留時間上受到限制。自由行並不代表可以隨心所欲來安排,而是「自己要為行程」負起責任,如果第一個行程拖延了,甚至會導致第三個景點已經打烊了。人生也是這樣,不用非得比別人早升學、比別人早出社會、早買車買房,但是如果只是漫無目的地原地打轉、或自我放逐,那可就真的會帶來不良的效益。
一個人環島有一個人的樂趣,許多人環島有許多人的樂趣,不同的人生階段、不同的方式,都有其獨特的滋味。

我一直覺得台灣是個自卑、容易負面思考的民族,很多時候過多地注視著缺點、問題,急著呈現問題的本質的同時,卻不懂得去解決問題。環島一週後,看見很多不一樣的風景、人們不同的生活方式。面對自己個人的問題時,發現有些本來在意的要命的問題,其實並不是多大的問題。另外,也讓自己更珍惜這個土地與國家,正是因為台灣有這麼多美麗的事物,所以值得我們去守護,值得我們為了解決問題而努力。

這趟旅程給26歲的自己,人生的旅程還在繼續。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