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後來生下了「珍惜」


最近不自覺地會提到「珍惜」這個字,仔細想想,感謝給人的印象比較是一次性的,對這件事、對那件事很感謝。
時常感謝的人,比較容易具備「感謝的心情」,對於生活中新經歷、新看見的事情,在第一時間產生了:「感謝有這樣際遇」的想法。以前的我可以說是個「自私自利的傢伙吧」,得到別人的幫助常常視為理所當然,而給人「熱臉貼冷屁股」的印象。在上教會的過程中,才試著一件件事,找出可以感謝的事情,也從中回想起成長過程中,值得自己去感謝的經歷。 繼續閱讀 「感謝」後來生下了「珍惜」

閱讀從興趣開始:100本書讀書計畫

【100本書閱讀計畫】
這是個半年內,計劃讀完100本書的活動,大致上可以說是2天要閱讀完一本書。
但更重要的是,希望透過這樣的活動培養閱讀的興趣,也從別人的推薦書單中,找到好書來讀。 繼續閱讀 閱讀從興趣開始:100本書讀書計畫

路痴與導航軟體:別過度倚賴科技

很多人很難想像我也曾被稱為「大路痴」,實際上路痴分成兩種,一種是缺乏方向感、一種是自信不足的人。
我屬於後者,所以長大後精明能幹的外表,似乎遮掩了我自信不足的這個事實。
因為沒自信,常常在找路的時候,心想:「真的是這樣嗎?」「好像不是這個樣子。」
如果有人報路、指引方向:「往前第三個路口左轉。」 繼續閱讀 路痴與導航軟體:別過度倚賴科技

其實你連自私都做得很失敗:如何為自己禱告?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在台北車站的時候看到一個不錯的廣告標語:「你可以追求刺激,除了面膜。」
這個標語切入的角度很棒,有時人堅持自己的信念變得固執的時候,就會產生想法的盲點。看到這句標語時,就會讓人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追求刺激固然很好,但是保養臉部時,特別是秋冬,不能挑選太刺激的產品。

繼續閱讀 其實你連自私都做得很失敗:如何為自己禱告?

從受傷看:你有多愛惜生命

也許是傳統的文化,強調我必須要堅強。
好像從小學開始,就很少因為受傷而哭過,很多的時候身體的一些不適感,總是強咬著牙撐過去。總覺得班上的同學太小題大作,有些事情為什麼一定要在保健室躺上一節課、要到醫院外科包紮、縫上幾針。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忘記了這些疼痛、不適,其實都是身體給的一些警告,提醒自己:「要好好管理身體、管理健康。」 繼續閱讀 從受傷看:你有多愛惜生命

忠誠的導盲犬:「不要被外界的事物動搖你的信念」

導盲犬

昨天搭乘捷運時,第一次遇到有人帶著導盲犬,自己恰好走在他的身後,身旁的人都紛紛對於導盲犬嘖嘖稱奇。木柵線的車廂比較小,下班時間格外的壅擠,狗狗一進車廂,有人臉色瞬間就嚴厲了起來,瞪大眼感到荒謬地將目光投向牠的主人。

繼續閱讀 忠誠的導盲犬:「不要被外界的事物動搖你的信念」

尿毒症與樓梯(河馬經理的決定)

約伯記40章15節
你且觀看河馬; 我造你也造牠。牠吃草與牛一樣;
23節
河水泛濫,牠不發戰;
就是約旦河的水漲到牠口邊,也是安然。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負責營建企劃的主任才三十幾歲就被診斷出尿毒症末期,一週得洗腎三次,且活超過五年的機率只有三成。
當時河馬經理就給了主任兩個選擇:「第一個,把這些事情都放掉,度過自己的餘生;第二個,我把你當成一般的員工來看待。」
當成一般的員工看待,河馬經理要求主任一定要親自到工地去監工,一層一層地爬上高樓,再爬下來,每天上上下下,無止盡的樓梯,每走一步都是折磨。他的妻子一度看不下去,好幾次跑來找經理理論:「他是一個禮拜要洗三次腎的病人耶!你怎麼可以這樣要求他,這會要了他的命!」
但就這樣過了二十年,到現在為止主任還是每天生龍活虎地在工作崗位上奔馳著,若不說出自己在洗腎、領了殘障手冊,看起來就與常人無異,甚至還比一般人還有衝勁。


河馬經理說,如果不讓他活動、做事情的話,他就會自己陷入在情緒裡頭,生活機能的喪失、自我的否定,對於未來的絕望……等等,就算病情沒有惡化,他自己也會被沈重地想法折斷。心想著:「他一定要動!一定要動!不動他就會死。」如此地一再地要主任繼續工作。
那真是一個掙扎、痛苦的決定,因為做決定的當下沒有人能瞭解自己的用意,也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能幫助他走下去,但因為主任自己的精神也沒有被折斷,乍看之下是他被要求、被公司需要,但在時間中流逝後,才瞭解到我們人的存在,也是因為我們被需要,所以自己的價值被彰顯出來。
只是成天苦惱的話,問題永遠都不會被解決,甚至陷入在情緒中無法脫離,但是行動的話,事情就存在著改變的希望。
那麼遇到困難時,你選擇樓梯,還是維持現狀呢?
上樓、下樓乍看是徒然,但卻是活著的最佳處方簽啊。

“<可做的事>就是「寶藏」。
這些寶藏到處都是。
然而,那些都「屬於尋找之人」。"——2016.05.29 Jung Myung Se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