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吧,不要只是獻上笨拙的愛

護魚步道
今天是實驗室難得的出遊,早上得到一個教導:「越成長,就越不該忽略學習。這樣才能被長久使用,也才能持續提升層次來被使用。」
雖然沒有講明是指什麼事情,但是自己也把這個當成今天要努力的方向,果然是按照帶著多想學習的心而決定的,在今天就學習了兩件新的事情。
第一:懂得適時放棄,珍惜在你身旁更有價值的事物
本來早上是打算路跑之後再中途加入實驗室的出遊,但那其實只是一次短程、免費路跑,本來固執的個性就覺得既然報名了就不應該取消,但後來想想,如果因著「晚到」把這當成藉口,疲憊、沒有力氣的度過一天,又希望別人體諒,這值得嗎?甚至還可能受傷。
比起多而又多的路跑比賽,難道與實驗室的同學們一起出遊有那麼困難嗎?
幾經掙扎後是我改變了自己的規劃,充分準備後參與了全程的出遊。

南庄桂花巷
第二:不要只是獻上笨拙的愛
中午與教授用餐後,短暫與老師分開的時間,我們一群學生一邊逛街一邊吃喝,其中一段大家停下腳步把手上的食物吃完,隨後就在那邊開始拍起照來,拍了幾張後就有人提議:「我們來排字,排"I ❤ Lab"好嗎?」
拍完照之後,每次我都會把照片整理在實驗室的社團裡頭,最期待就是老師檢視這些照片的時候,因為老師會本能地在喜歡的照片上按讚,一般攝影的想法是,如果把主講者、主角拍的好看一定會得到青睞的,不過跟老師幾次互動下,我才瞭解到,主人最想看到的是賓客、與會者滿足、盡興的模樣。
老師喜歡那些學生自然反應、生動地互動的照片,此外也對喜歡整體的大合照。
看到老師按下那張我們排字的"I ❤ Lab"照片時,我突然想到:「哇,老師看到這張照片一定非常開心吧。學生發自真心地喜歡研究生的生活。」
想到信仰生活時,有時候真的是帶著很僵硬的想法,獻上笨拙的愛,想必讓所愛的 神感到難為情,只能體諒我的狀況而不得不接受那份心意,獻上的往往只是「自己覺得」有價值、喜歡的事物,但我多少時候真的為對方著想呢?獻上能真實打動「主」內心的告白呢?

"<爬上信仰極端的人>,
不論何時 神、聖靈和聖子都能自在地對待他們。
<必須看臉色來說話、要挑時機和場合說話的對象>
其實是「距離遙遠的人」。"—— Jung Myung Seok

攝理教會鄭明析牧師
(療癒的玩偶,希望他們能多多露臉)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