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上帝為你關上了一道門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人的預期心理是很可怕的,更可怕的是當人們得不到所預期的內容
面對信仰也是一樣,一開始人們一頭栽入:祂會幫我解決經濟困惱吧、會讓我考試考好吧、我的公司會賺錢吧。

身旁的人要是一開始就帶著企圖心來接近自己,想必自己也會嚇一大跳,並且感到負擔。
那麼神可以給我什麼幫助呢? 繼續閱讀 當上帝為你關上了一道門

廣告

2014/02/23Alex弟兄分享~關心的重要性

1961826_552173148229113_1557975903_o

今天午餐邀請到清大Alex學長來和大家分享在韓國留學的經驗
一般韓國人漢字並不太好,如果問他們關心的『關』是哪個字的時後,很多人都會回答:是觀察的『觀』。
然而大家都知道應該是關係的『關』,是因為關心才產生關係的。
朋友、愛人要時常關心、思想才能產生關係的。
應該要讓『愛』成為做事情的目的才行,是因為愛才去改變而有所犧牲的。
不要放著自己舊有的個性不管,應該要丟棄舊的事物來使用新的,如此提高層次來生活吧!

新的學期,大家都帶著希望與熱情認真的在生活吧,但也再次檢視目的吧,目的正確時隨著事情達成,自己也才會真正感受到喜悅與成就。

轉貼自~進擊的新鮮人

人生的十分之一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今天去影印店的時候,等待老闆處理文件的時間,看到了電視節目上一位來賓的分享。
從開始工作後就很努力儲蓄,結婚有了小孩之後開銷真的增加了很多,畢竟總是想說這都是為了孩子做的。
但是仍然要求自己一個月要儲蓄三分之一的收入,真的很有負擔,每個月手頭上能夠使用的現金變得很少,一下子就花完了。
不過這幾年開始要求自己每月收入十分之一用活期存款儲存在別的銀行,提供需要的朋友當作救濟金,或是哪個地方需要幫助,就帶著奉獻的心情,把錢捐贈出去。
後來發現只不過是少吃幾次大餐,衣服少個一兩件,但是反而可以幫助到別人真的很好耶。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看到即使沒有特定信仰的人,因為了解到其中的價值,稍稍犧牲一點點物慾,但是卻換來更加幸福的人生不是嗎?
教會當中也會做十分之一的奉獻,但比起說成是佛道教的香油錢,其價值與意義完全不同,我想起2012年剛受洗的時候,因為一些機會,教會的姊姊請我去翻閱前幾年的話語資料。
看到總會長牧師說到有關於十一奉獻的話語:不僅是金錢的十一,比起這個還有更多的十一奉獻。
一天當中時間的十一、人生的十一,應該如此的來被神使用才行。
禱告也有十一,一天當中十分之一的時間,兩小時二十四分應該要用來禱告才行。
而這禱告的十分之一的時間應該要為了自己的使命禱告才行,也就是14分24秒。
比起金錢,自己是不是真的具備了那行為、那內心呢?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僕人的時代,如果端一杯水,只要把水端過來就可以了。
子女的時代,如果端一杯水,內心不願意、咒罵是不行的。
愛人的時代,即使已經做盡一切,如果沒有愛,空有行為是沒有意義的。

鄭明析牧師箴言
中午午聚時抽到的箴言:
*<構想>唯有出於 神、
<感動>來自於聖靈、
<保護生命>的是聖子,<實踐>的則是我們。

(想到今年以來持續整理的月明洞的日記,對聖三位以及老師真的感到抱歉啊,即使神賜下了,如果自己沒有去實踐的話,還是不能達成自己所期盼的事情,以及天所交托的事工的。)

螢幕快照 2014-03-05 下午4.35.50

午聚使用的:實踐論prezi

要從對的方向看才能看出來

孔子厄於陳、蔡,從者七日不食,子貢以所 齎貨,竊犯圍而出,告糴於野人,得米一石焉。
顏回、仲由炊之於壞屋之下,有埃墨墮飯中,顏回取而食之,子貢自井望見之,不悅,以為竊食也,入問孔子曰:「仁人廉士,窮改節乎?」
孔子曰:「改節,即何稱於仁廉哉?」
子貢曰:「若回也,其不改節乎?」
子曰:「然。」
子貢以所飯告孔子,子曰:「吾信回之為仁久矣,雖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汝止,吾將問之。」

召顏回曰:「疇昔,予夢見先人,豈或啟佑我哉?子炊而進飯,吾將進焉。」

對曰:「向有埃墨墮飯中,欲置之則不潔;
欲棄之,則可惜,回即食之,不可祭也。」
孔子曰:「然乎?吾亦食之。」
顏回出,孔子顧謂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這段古文提到了孔子與眾弟子在陳蔡被困住的時候,沒有東西可吃,好不容易煮的一鍋粥應該是要讓全部的人食用的,但是子貢意外的發現顏回偷吃了粥,並且向自己的老師稟告,質疑顏回的品格。
然而老師透過巧妙的應答,了解了顏淵之所以偷吃粥的緣故,加倍地認定顏回的品格和其良善的內心。
看待一件事情的角度,有的時候比起表面的行為,更重要的是從內心來看,到底是帶著什麼樣的心態來做出這樣的行為的呢?
生活當中遇到了許多的人事物,或者是看待自己的時候,自己也時常的透過詢問、禱告,問問自己我這樣去做的原因是什麼呢?
真的很多的時候會發現:原來我並不認識自己。
常常都是貼於地來生活,按照自己肉體的喜好,度過腳前五公分的生活,只是思考著現在要做什麼、下一步要做什麼而已。
好累的話就躺在床上,睡醒再來面對問題吧,應該會有所改善,或是領受到靈感吧。

學習話語以及度過信仰生活越久,提升層次這件事情真的很容易停留在嘴巴上而已,只是一直告訴來到教會的新朋友,談論到如果願意學習的話,自己的想法就會有所提升。
也許當下是想要吸引對方、吊對方胃口,增加對方學習的動機,但進一步反思的時候,真的覺得自己停留在原地太久了。
這一周聽到了有關『以正確的方向來看』的主日話語,覺得比起要想出什麼新的生活目標,反而是可以重新審視一遍自己的生活的時候。
在教會的服侍、學校學習、自我鍛鍊聆聽話語以及實踐的部分是不是有僵化的部分呢?
如此又更進一步的得到了體會。

主呦!我愛您!
之前聽到了許多牧師分享,在運動場上自己的對手就是愛人,如果沒有對手的話怎麼會有比賽呢?
打排球對面沒人的話要怎麼繼續進行下去呢?這樣子是沒辦法進一步地享受到運動的樂趣。
回到生活當中,在課業上實踐了這樣的精神,因為修課制度的關係過去只要維持在班上固定的百分比的話,就能夠在學期末得到不錯的分數,然而帶著彼此幫助的心情,和同學討論了有關課本的內容,這次自動控制得到了還不錯的分數,甚至還得到平常愛刁難的教授稱讚。
比起競爭的關係,帶著愛的心情,把自己所學習、體會的都告訴對方一般,自己也同樣領受了那樣的祝福。
比起只是茫茫然的度過一學期,能夠徹底地了解課本的內容真的很令人痛快。
除了為了健康、為了鍛鍊,帶著更高層次的想法很持守的在運動,一次次都期待與神在一起運動的時間,因為在這個時間又能夠在個性上、信仰上得到一對一的教導,以及解答,並且也能盡情地與神展開愛的對話。相信往後會有更多的變化。

------
2013/11/20箴言
*要從對的方向看才能看出來。
*更提升一個層次的差異薄如白紙。然而,能多體會並瞭解到那白紙般的程度是多麼地了不起呢?是無法相比的。
*在世上也是由稍微多瞭解到如白紙般的程度的人來治理所有人。
在  神的歷史中,若是稍微多瞭解到如白紙般的程度之後去實踐,想必能得著天國龐大的一切來享受。

——
充電站:
孔雀餅乾的廣告,從生活中的小事物開始就很有體會
果然從對的方向看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