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經計教】每兩週挑選一個聖經的片段,聊聊與之相關的有趣故事,以及背後的信仰觀念。
這次的主題跟聖經中提到萬物創造的法則與關,人類何以為萬物之靈,我們與動物的差異在哪裡,以及如何在複雜的人際互動中找到出口。
——
更多相關內容:
主管自己的內心吧
因為有愛,才有這個學系——林奈與生命科學系
【經經計教】每兩週挑選一個聖經的片段,聊聊與之相關的有趣故事,以及背後的信仰觀念。
這次的主題跟聖經中提到萬物創造的法則與關,人類何以為萬物之靈,我們與動物的差異在哪裡,以及如何在複雜的人際互動中找到出口。
——
更多相關內容:
主管自己的內心吧
因為有愛,才有這個學系——林奈與生命科學系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今年給自己的默許是「一個月要讀一本書」,這本書的作者是是台大生命科學系的張文亮教授,本書收錄了十九個科系成立之初的故事,這要說明一下,這裡頭主要指的是某個人在他生活的時代中有提出一個教育制度、成立一個組織才被收錄進來。
所以這裡頭沒有數學、物理、化學、文學之類的,猜想是這些領域存在人類文明社會的時間長,舉數學來說在希臘時代就有類似學徒的制度,很難指出是某人在幾年幾月成立的。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生命科學系,我很驚訝,林奈(Carl Linnaeus,1707–1778)從意想不到的角度去觀察大自然。他最大貢獻在於提出了雙命名法,意即藉由「界門科目綱屬種」的屬名種名來為生物定學名,他閱讀創世紀後,思考為什麼亞當一看到一個物種就可以為其命名,認為其中是因為萬物當初被創造時就依循了某種法則,創世紀2章20節:
那人怎樣叫各樣的活物,那就是牠的名字。那人便給一切牲畜和空中飛鳥、野地走獸都起了名……
對照利未記11章中,提到了藉由「腳蹄有沒有分瓣」、「吃東西有沒有反芻」、「身體上的翅膀、鱗片」、「用掌行走,或是四足在地上爬行」來分類,進一步提出了我們現在熟悉的分類法,例如偶蹄目、奇蹄目、反芻目、有鱗目、爬蟲類……等等。
並且針對「物」的概念下了定義,凡是有固定形體的存在皆為「物」,而有形體沒有生命的是「礦物界」、有生命沒有感性(feeling)的是「植物界」、有感知卻沒有理性的是「動物界」,在這之上兼具感性、理性、靈性的是「人」。雖然六百萬年前就發現原始人,但是林奈對於文明歷史中存在的人類下了個定義,真正的人類、智人(Homo sapiens)是「渴求永恆」的,因此對照上面的人,不難理解在我們現在人類社會的組成中,並不單純透過生理的結構就能解釋,而是在漫長歷史中,人們正尋找著一份永恆,為了填滿內心的渴望。
“自然科學的存在,不是只留在探討大自然的現象,還有一個更高的目的——認識創造大自然的 神。"——林奈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他曾經在取得醫學學位後展開一趟旅行,行經瑞典北方與野居的Sami種族一同生活,行遍高山做自然觀察,最後將當時的日記稱為「山谷旅程」,我自己覺得因為很親身的感受過大自然的多樣性、變遷,才讓他對於「信仰」、「科學」、「人生」有了嶄新層次的體會,跟幾乎一年到尾都是待在室內空間、靜式生活的我不同。
我缺乏這方面的生活歷練,所以對於他所闡述的文字、體會無法產生共鳴耶,這些生物的知識國中就學習過,但我只是理所當然地接受,從沒想過是如何歸納出這些法則,或者是:「天啊!竟然是依循這樣的法則來創造!」這裏「天啊」的感嘆可使用的真恰當。
讓我想到總會長牧師在2015年10月7日的證道話語,若不是看了這本書,真是慚愧,自己對於當時的證道沒什麼體會耶,只是白白接受也沒思考。
“宇宙、地球和人等等, 神把一切存在物都創造得很神祕。
然而人們卻把這些神祕的事物視為普通,為什麼會這樣呢?
是因為不瞭解才會這樣。是因為想法層次很低才會這樣。
所以必須與 神成為一體。
如果想與 神成為一體,就要學習 神的想法。
因此,為了讓我們能透過學習來瞭解並實踐, 神才告訴我們。
為了讓我們能透過學習來瞭解並實踐,進而如同 神觀看一般,在同樣的水準上觀看並感受,藉此多領受、多享受,所以 神才告訴我們。"––2015/10/07證道話語 主題:要體會其<神祕>,然後喜悅、感謝並付出愛
這次讓我深深感受到閱讀跟瀏覽網頁資訊的差異,閱讀可以自己沈澱地思考,同樣的文字可以聯想到許多其他的事物,也會在過程中進行思辨,但網路的節奏太快了,以致於幾個小時下來,我還不一定真的說得出剛才那段時間我都看了些什麼、吸收了什麼東西,希望這個一個月一本書的節奏可以維持下去。我的暖男室友真的是體會讀書必要性的人,就算忙到不行,還是會在上學前、深夜十一點回家時,利用一些時間讀書,累積下來因著閱讀很多內容的關係,某種程度上人生的歷練、對事情的感知能力都變強了,變得「更暖?」。
(小插曲:我時常跟他提起的笑話
單單對一個人付出、對一個人好叫做暖男,那你知道如果對許多人、所有人都好,叫做什麼嗎?
「中央空調,我們一起成為擁有這個稱號的男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