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是那種不睡到最後一刻絕不會起床的人。
早上上學時、學校午睡時,都會讓父母、同學傷透腦筋。
假日,就是吃飯、睡覺、電視佔據了我絕大的時間。
繼續閱讀 就算去了天國也很辛苦,可是……
[月明洞]眼淚與汗水交織的禱告山
(圖:2016年宴會廳瀑布造景工程)
2013年4月,明明已經是春天,韓國下了一場雪。
當時既安靜又激烈地進行著石頭工程,安靜的部分是自從宣布要開始蓋禱告山石頭造景後,沒有任何進一步的消息;激烈的部分是,每年都有特定幾個月份,全韓國、全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會湧過來月明洞,必須在預定的時間中把主要工程告一段落,之後只要慢慢善後跟修飾就可以了。 繼續閱讀 [月明洞]眼淚與汗水交織的禱告山
[月明洞]趕快去做吧!神所認為的快是「有效率」
過去在月明洞擔任國際志工的期間,很常有機會跟著負責除草的吳良勳牧師去工作,牧師懂得簡單的英文單字,所以即便大家不太會韓文,還是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學會如何操作除草機。夏天草長的非常快,當大家花了一兩個月走遍月明洞四周的山頭時,草已經又長回來,可以重頭再除一次了。 繼續閱讀 [月明洞]趕快去做吧!神所認為的快是「有效率」
全世界最美的地方就在月明洞
[月明洞]移植松樹的方法:成長,不需要互相傷害
在不斷開發、點綴的月明洞自然聖殿裡,有許多松樹座落於石頭之間,也有松樹夾道歡迎人們的山行路步道。
這些帥氣、挺立、別具特色的松樹是從哪裡來的呢?除了購買、他人贈與的松樹之外,距離月明洞十分鐘車程的地方,有一個養樹林,這裡的土壤非常的肥沃,適合樹木的成長。因此嬌小的樹苗會先在這裡栽培,未來需要時再移植到月明洞去。大多都是松樹,按照大小分成一區一區的,此外也有一些春夏兩季會開花的植物。 繼續閱讀 [月明洞]移植松樹的方法:成長,不需要互相傷害
學會了語言,就能跟外國人溝通嗎?
在大二的時候,我到韓國月明洞去做志工,當時因為聽不懂韓文,跟在那邊工作的韓國人搭配上總是慢半拍。於是回國後在學校修了韓文課,學了一些基本會話,在碩士班的時候,又有機會在韓國待上三週的時間。
一起做自然維護、建設工程時,講的韓文其實並不難,主要就是工具名詞、以及一些動詞(拉、推、放、轉…..這類)。 繼續閱讀 學會了語言,就能跟外國人溝通嗎?
[月明洞]成為石頭藝術家:美麗等待你我來發現
如果談論到藝術,大概沒幾人說得準,不過如果是談論「藝術價值」的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定數,因此藝術價值是非常主觀的。我們不一定有能力蒐藏昂貴的藝術品,但欣賞就顯得容易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