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剩不多的學生時光中,利用中午的時間跟已經在上班的朋友一起用餐。 繼續閱讀 護手霜的隱藏功效(L’OCCITANE 歐舒丹 乳油木護手霜)
[研究生活]被長輩責備的幸福
回顧自己的成長,大概是高中開始,我就不太是那種,被師長、父母們全天候緊迫盯人、捏著耳朵管教的類型。
可能在別人的理解中,某種程度上覺得:「這個人自我要求高、夠上進。」 繼續閱讀 [研究生活]被長輩責備的幸福
國慶出遊day2沙連墩探索體驗教育園區~向大自然學習吧!
第一天晚上在沙連墩探索體驗教育園區過夜,對面就是大甲溪,從園區看出去的風景非常的美。
每次辦活動,我自己是那種很容易緊張的人,清晨三點就起來去尋找適合禱告的地方,懇請聖三位能夠讓今天的行程順利。
後來總會長牧師跟我說了,面對各種人的問題、環境的阻礙,要如何得勝的方法。
“憑你自己是無法得勝這一切的。
你承認這一點嗎?
你必須承認憑自己無法得勝,
這樣才能認定主。
要把「這種事我做得到」的念頭全部丟棄。
要先完全交託給主,把靈、魂、肉都交託給主吧!"
也許單純閱讀文字,會讓人感覺強硬吧,不過對大學在教會中被栽培很多的我來說,聽到這段話真的很感謝,因為越是會做事情、熟練,就會想透過自己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時間急迫、緊急的時候,只會埋頭苦幹而已,不太懂得禱告、討論。
「真的很抱歉,我只是憑著自己的能力在做事情,做到後來就自己感到沒力量地倒下啊。」
我會把自己交託給主來生活的,請牧師也要指導我喔,如此在心中下定決心。
早上的行程是攀樹體驗(Tree Climbing),沙連墩園區的教練真的很厲害,他講的許多觀念都符合教會裡頭的教導喔。這次攀的樹是樹齡七八十年的樟樹,教練並沒有說:「我們今天要來攀樹。」而是說:「我們今天要來跟樹學習喔!」
攀樹的過程中每個人可以按照自己的狀況,設定目標試著爬上去,另外也可以拿著聽診器去聽樹的聲音,教練提醒我們,爬的過程中帶著什麼想法非常的重要,曾經有人過程中不斷抱怨,踩在枝幹上竟然滑下來,不可以隨便對待樹爺爺,你怎麼樣對待他,他都會知道,因此要感謝他,他提供他的枝幹來讓我們學習。
在排隊等待攀樹時,教練先給我聽診器去聽樹的「心跳聲」,樹的心跳聲是什麼呢?
因為樹皮的外圍有木質部,樹木會不斷地從根部將水往上送,所以拿聽診器去聽的時候,可以聽到悶悶的、水往上流動的聲音,那個聲音很特別,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好像媽媽聽到了新生兒的心跳時,感受到地喜悅一般。
“原來你確實存在啊!"
在底下本來看起來覺得樹蠻矮的,似乎沒什麼趣味性,這次採用的攀樹系統是雙索技法(Double Rope Techique),繩索負重據說可以到三千公斤,相當的安全,攀樹跟小時候的「爬樹」不同的是,攀樹的第一枝幹(最靠近地面的枝幹)通常都很高,徒手攀爬不可能上得去,得要透過繩索輔助才行。
上升的時會踩著一個腳踏繩搭配活動繩結,一來一往的搭配逐步往上升,這其實是一個很機械化的過程,熟悉之後真的很簡單,手腳並用挺好玩的,也會花到一些力氣。
當自己升到最高處用手碰到樹幹的時候,我覺得那是種很特別的感覺,過程中我只有專注在上升的操作而已,但是唯有做到底的時候,才能看到樹的枝幹。
體會到認識 神也是這樣,遠遠看的時候會有很多想法,做的過程中會有信心不足、產生質疑的時候,唯有走到底才能夠得見神,但是你會按照你設定的目標、能力去感受到 神,不要忘記了,那只是「其中一個支幹」而已。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 ):
「裝在杯子裡的自然科學,當你喝下第一口時,它會讓你傾向無神論者,但杯子底部, 神正在等你。」
“The first gulp from the glass of natural sciences will turn you into an atheist, but at the bottom of the glass God is waiting for you.” [“Der erste Trunk aus dem Becher der Naturwissenschaft macht atheistisch, aber auf dem Grund des Bechers wartet Gott.”] (Heisenberg, as cited in Hildebrand 1988, 10)
體驗的過程中,教練總是提醒我們,不要只是陷入在這個遊戲當中,而是去思考看看到底透過這件事情,「要讓自己體會的事」究竟是什麼呢?
早上總會長牧師也是這樣說到:"<自然萬物啟示>,比起「形像和模樣有多清晰」,更重要的是「 神要透過萬物讓人體會的內容」。<萬物>是「一種比喻」。
透過<比喻>體會到「實體」,這才是更重要的。"
(早上看到大蜘蛛帶著小蜘蛛的畫面)
有的時候我只是希望神用「自己期盼」的方式來回應、動工,但是關鍵不是手段、方法,而是我們自己必須要在生活中接收到從 神而來對我們每一個人要傳達的訊息才行,世界就是 神所創造的教室、一本大書。
詩篇19:3~4
無言無語,也無聲音可聽。
它的量帶通遍天下,它的言語傳到地極。
倒空自己真的很重要,有的時候我們擁有好的能力,但是卻陷入在自己的格局的話,就無法去做 神真的期盼我們去做的事情,這兩天爬山、露營、攀樹、打漆彈,我體會到關鍵不是能否做到,因為這在些事情方面比你厲害的人還大有人在,對於有信仰的人來說關鍵是,學習了這些教導之後,回到生活崗位之後,我們如何面對每天的挑戰呢?
原來就像牧師說的一般:「完全交託給主吧!」
這就是得勝一切地答案。
國慶出遊day1鳶嘴山~尋找我吧!
國慶連假去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區走鳶嘴山登山步道,好像從來到教會就一直耳聞這座山的故事,鳶嘴山有著台灣「最美中級山」的美稱,這麼愛挑戰、鍛鍊的我們自然不能錯過。
雖然因著東北季風的影響北部一直下著雨,不過查了氣象預報,在我們爬的那一段時間十一點到下午四點,降雨機率突然往下掉到只剩30%,彷彿是設計好的一般。(底下圖表的倒數第二格)
爬的過程山雖然有峭壁,不過因著霧氣很濃的關係,不會直接衝擊性地看到底下的萬丈深淵,沒有多餘的擔心擔憂,大家便一股腦地往上爬,一邊感受涼爽的風。
我們其實算很晚才開始爬的山客,在登山口的時候就有不少人早就爬完要回家了,他告訴我們今天山頂霧茫茫的有點可惜,想不到爬到山頂時,強風竟然將雲霧吹散露出美麗的藍天來,另外也看到了人臉形象的雲。
爬過山的人就知道,登頂之後最擔心的就是失溫的問題,爬的過程中因為一直活動的關係,吹著短袖也沒關係,不過大家最常忘記就是攻頂後的保暖,聖三位以著暖暖的太陽來照耀我們,真的很感謝。
早上出發前總會長牧師也告訴我們:「<觀念>是在「想法」中開心喜悅,但<實體>是「親身」經歷來獲得,所以不同。」
透過這次的山行確實體會到爬山的美,另外我個人覺得鳶嘴山很神秘的地方在於,一般的山稜都是光禿禿的一大塊石頭,可是鳶嘴山一路上都是大小不一的石礫堆疊而成的,很難想像在歲月的演變中,這些岩石是如何形成、裂開、彼此緊密的堆砌在一起的,每一個腳步都能扎實地踩在岩石上,在兩千公尺的高山上瞭解到,難怪聖經中會把彌賽亞、真理比喻成「磐石」,如此一般就是如此,總是令人感到放心。
“<神祕的原理>是「強弱、凹凸、高低」。
即使再怎麼美麗又神祕,若<想法層次>很低就還是會看不出來。
唯有<想法層次>很高的人看到之後會感到喜悅、感受滋味並享受。"
透過煙波飯店來成為主人
這兩天幫忙研討會的拍攝,事前自己內心蠻多掙扎的,因為一旦答應了兩天的時間就栽在會場裡了,哪也不能去,後來因為主辦單位真的找不到攝影師,基於一些人情壓力我就答應了。
過程中當然是帶著猶豫、掙扎的心情禱告著,不過原來這次的研討會主題正好就跟自己在研究所的領域有所重疊,所以一邊拍攝的過程中也有機會聽到學者們的演講。 繼續閱讀 透過煙波飯店來成為主人
為下雨獻上感謝吧
(黃昏時雨水都乾了,自己到頂樓禱告,而拍下純淨的晚霞) 繼續閱讀 為下雨獻上感謝吧
成為基督的弟子吧
一回國就加入營隊籌備的節奏當中,這次也是教會的營隊,還記得上一次辦營隊的時候自己才剛受洗,當時也是擔任攝影人員,所以一邊做的過程中想起很多以前營隊的故事,那一陣子的話語一直提到:「要做到被認定為止。」 繼續閱讀 成為基督的弟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