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詩39~服事

攝理教會男弟子
身體的愛
即使愛一個人
老公、老婆
也還是會有界限

內心的愛
即使愛千萬人
也全都可以相愛

比起得到
成長之人
沒有自尊、沒有怨嘆
唯有以愛來服事


是服事的愛
越是付出
越是喜悅、感謝

生命的蛻變
是用金錢、權力也無法交換
那見證像歌曲
不斷傳揚在
尋找希望之人的耳裡

服事的人啊
尋著這首歌
今天也去需要你的人那裡吧!

——
1.13清晨,洗著冷水澡時寫的詩
“若用<身體>去愛,可以愛「一兩人」,但若用<內心>去愛,則可以愛「全世界所有人」。"––Jung Myung Seok

廣告

[海外志工]7/10day14因為愛,所以 神不動工

早上主日禮拜結束前,聽到最新整理好的鄭明析牧師短篇證道精選,聽著牧師的聲音,不自覺地流下眼淚,好像跟自己過往的人生有關而有所感觸,每個人都是很有價值的寶藏,不過過去因著沒有被好好對待,而留下許多不愉快的回憶。 繼續閱讀 [海外志工]7/10day14因為愛,所以 神不動工

[一聽再聽]好想你(I MiSS U)——Joyce Chu四葉草

一個人在通勤、獨自思考時,戴著耳機尋找一個依靠或者是氛圍,在急速的網路世界中,這些歌使我們放下手邊的工作、生活中的煩惱,只想讀讀它的歌詞,然後裝載著力量、方向、感動,繼續一次剛強壯膽的行軍。

繼續閱讀 [一聽再聽]好想你(I MiSS U)——Joyce Chu四葉草

[創意料理]杏鮑菇串義大利麵

杏鮑菇創意料理義大利麵
午餐煮了今年日本很流行的串串義大利麵,把杏鮑菇穿過義大利麵再去煮,一般都是切片,香菇的鮮味都流失了,這樣煮除了外型有趣,一口咬下充分地可以嚐到杏鮑菇的美味(杏鮑菇的營養成分)。

參考影片

日本原版的做法是一塊杏鮑菇下去串,其實煮起來有點可怕,為了美觀我把杏鮑菇厚度控制的跟切面的直徑一樣,煮起來過冰水後,我是把麵條稍微旋轉一下,一球一球的擺盤。
2016-05-25 10.55.49
串的技巧:一次一根要花多時間也容易斷,大概用三到五根比較方便,一口氣插太多根的話會把香菇捅出一個大洞,麵煮軟之後容易掉出來。

這次錯誤計算的部分是,網路上查成人一份建議用100g的麵,買了一包500g的麵,也不知道下次再料理是什麼時候,打算一口氣煮完,四個男生吃份量稍微多一點應該也能吃得下,想不到份量多到超過想像,差點吃不完(連保溫盒都塞不進去)。

生活忙碌的沒有時間開火,這次是特殊情況才決定下廚的,如果要幫別人打氣的話,折紙鶴太沒實體感了,為對方來串義大利麵吧,一邊料理也想起在義大利餐廳工作的時光(算是我從未提筆寫過的黑歷史),那時存下來的錢買了第一台相機,很可惜沒能記錄下當時工作的照片(一直到離職前,我還是猶疑不定要買哪一台相機)。
想到父母也是在龐大的負債下扶養我成長,有能力的時候也想多幫助別人一點,若是強調因著信仰而做就太沈重了,「大概是」因為喜歡、因為愛的緣故,所以付出吧。

(特別感謝這次出借各種器具的朋友們)

延伸閱讀:生日就是要敗家啊!

媽媽對孩子永不放棄的愛

教會清晨禱告韓國
那是某日清晨,約好三點半要在教會見面的,但是摩托車壞了,我想要跑步過去,因此比平常都還早起。
進到教會時,心跳的聲音讓我遲遲無法好好坐下來。

「在愛裡沒有放棄。」那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聲音,不是真的耳朵聽到聲音,所以無法形容是女生、男生、怎樣的音質,但內心中很明確地浮現這句話。

「是誰對誰付出的愛沒有放棄呢? 神對於人嗎?」
「如果沒有主詞的話,是不是每一個真心付出愛的人,都不會輕易放棄呢?」
這時想到了媽媽,我對母愛最感激的事情是什麼呢?
父母自己創業,背負了龐大的負債,但是在十幾年間,她一次也沒有放棄我們家三個孩子的學業,衣食上也沒有匱乏,我沒資格說那是辛苦的日子,因為父母承擔的比我多上數百倍,只要放棄經營,受到波及的不僅是我們,還有員工以及他們的家庭,還有那些願意無息借款的親友,更是不知道這個家該如何走繼續走下去。

真不知道該把希望寄託在什麼樣的事物上,爸媽最討厭看到我放長假了,因為工廠合作的對象就是小學和國中,學校放假工廠就沒有收入,員工的薪水、工廠的場租水電都要照常支出,這幾個月的赤字是最令人心煩的。
「不要再打電動了,進去工廠裡幫忙吧!」媽媽總是如此拜託著。
「如果不好好讀書,就該脆去進去裡頭做工!」爸爸則是更激動點,也曾對我們動手動腳、甩著皮帶。

攝理教會父母親子
小的時候不太知道為什麼父母那麼重視成績。雖然不完全合理,但在他們的想法裡頭,希望透過升學、更有競爭力未來三個孩子能夠擁有安康的家庭、好的經濟環境,所以如此地督促著。對這間工廠是不抱持著任何的期待,心想:「就會這樣一直辛苦下去吧。」

升學的過程中,誤解父母的部分、起爭執的部分,應該是最傷害他們最深,尤其是媽媽,跟哥哥姊姊比起來我跟她相處的時間是最多的。直到上大學為止,我開始上教會學習三十個論,一開始並不了解話語與我的關係性是什麼,所以只是當成興趣來聆聽罷了,但某一次中午,教會的哥哥讓我看影片。第一次對於劇情、影片的介紹一點共鳴也沒有。但是對於鄭明析牧師決定獨自一個人要去首爾傳道,帶著從聖經中學習的話語要離開故鄉,跟母親黃喜悅勸師在細谷告別的片段記得一清二楚。
「如同雅各因為得到媽媽的禱告而亨通一般,希望母親也可以為我禱告。」牧師如此懇求。
「我怎麼可以為你禱告了,我又不是牧師,也沒像你禱告那麼多。」
「這一次去首爾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如果能得到媽媽的禱告,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困難,一定都能克服的。」
兩個人有點僵持不下,最後終於說服了媽媽,於是兩人就緊抱著,媽媽流著眼淚向神獻上了祝福禱告。

鄭明析牧師
當時我心想:「媽媽也曾這樣為我懇求過嗎?」
一次晚餐餐桌上,不知道哪來的勇氣,突然跟媽媽分享總會長牧師與媽媽分別的故事,氣氛有點尷尬,因為我自己突兀地插了一個話題進來。
「媽媽,我進一步想到……。」我試著想要延續這個話題。
「媽媽不是說在我上面本來還有一個小孩,但是因為家庭經濟的因素,無法扶養的關係,就把它拿掉了。」
在拿掉那個小孩子後,媽媽不顧爸爸的反對堅持還是要生第三個小孩,間隔了五、六年又生了我。
乍看只是差了五、六歲,但是媽媽在這段時間裡面改變自己的身體體質、不吃油炸、不喝飲料、作息正常、中藥食補,也許比起其他小朋友我還是虛了點,但是擁有比哥哥姊姊更健康的身體。
媽媽是一個人去醫院生產的,但我體會到了這五、六年,不是普通的五、六年。
「我的名字中有一個勉強的「勉」字,我不是「勉強」生的,媽……媽媽每一天都在等待著我的到來,為此付出了努力、掙扎、祈禱。媽媽不是基督徒,但是因為媽媽總是內心向全能的 神懇求的關係,所以如同牧師得到祝福而亨通一般,我也得到媽媽的祝福而終將會順利亨通的。」

(我把我該說的都說完了,這應……應該只是我一廂情願的說法吧)
我有點猶豫地看著媽媽

「是的,這就是我的想法」媽媽流著眼淚告訴我這個答案。
攝理教會鄭明析的女弟子
原來,我跟別人一樣,是為了接受愛而來到這個世界上,比起我為自己禱告、為了自己的人生付出之前,已經有一位為你立下條件、為你禱告的人。如果不學習信仰、不認識神,你永遠都不會發現那一位,因著愛你連自己的性命都賠上,越愛你而為你付出越多的那一位。

父母的愛是在生下我們之前,就殷切期盼著生命的到來,不論他們開心、悲傷、生氣、疲憊,都還是不間斷地對我們付出,全能的 神也是這樣,在我們來到這個世上之前,就已經定下了一個美好的旨意,但人必須學習去暸解感受那份愛,那一份——永不放棄的愛。

在完全體會的層次上,也要由「你」在生活中去回應這份愛。
「媽媽,我對妳的愛也永不放棄喔。」
「神啊,我對你的愛也永不放棄喔。」

愛,就是這麼偉大的事物啊。

“鄭明析牧師的母親十七歲時從珍山的校村里嫁到月明洞來,當時媽媽黃喜悅勸師因為以後都要生活在山谷裡,所以哭得非常傷心。於是牧師說:「媽媽,雖然嫁來這山谷讓您覺得期待落空,爸爸也無法按照您的期待來對待您,但是我會讓您享受榮華富貴的,請您懷抱著希望來生活吧!」

母親笑著說:「我人都老了,你什麼時候要讓我享受呢?」只看當下的現況時,沒有任何希望。然而因為牧師唯有按照 神的旨意行動,結果最後讓母親感受到嫁來月明洞的價值了。"
出自2014.3.2主日鄭明析牧師的證道

如同牧師對母親的承諾一般,我也在去海外志工時寫信給自己的媽媽:
在大學時期曾經也曾為了投資課業、社團、信仰而做到極端的程度,但現在都走過來了,過程中丟掉了自己的想法,一點也不覺得辛苦,一路走過來了。我覺得 神在我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要栽培的部分,以前也是,現在要去工作隊也是,自己也抱著忐忑的心情出發的,但 神都一定會引導的。
請您放心吧,我是很幸福的人,我要成為讓人幸福的人,這是我的夢想。
能讓家人幸福的人,一定會是個了不起的人。

祝 母親節快……,不,不僅是節日這天,我要讓母親真的每天快樂。

小小喜歡主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大學後,幾乎都沒有答應了別人事情,最後還開天窗,基本上都會審慎評估之後再答應,或者是拼了老命也要把事情做完,但上週幾乎是面臨這樣的窘境,偏偏工作內容又是一輩子只有一次的婚禮,可不是說句抱歉就能了事的,到了星期四我才「第一次」坐在電腦前挑照片。
很神奇的是因著事前為了這次的影片禱告很多的關係,即使是一次也沒有碰觸素材,但腦中已經有個雛形,以及想要風格,坐下來只挑了三首歌,就找到想要的配樂了,拉了其中一首配樂開始剪輯,想不到就這樣順利地按照脈絡剪輯出來了。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這次的新郎就是在大學時傳道我的哥哥,在教會中很努力幫忙,在職的期間也一邊支援教會裡的大小事情,而且也是三十個論的超級講師,雖然能力很強但是卻不是那種愛說教的人,他常常站在個人的立場「深刻地分享」一些自己的感觸、體會,或者是對於話語的回饋,但這些故事都給我帶來淺移默化的作用(甚至我也都莫名其妙地做過類似的事情),他是研究生的時候才來教會的,一邊讀研究所假日從桃園摩托車上台北聽三十個論,新生時看到教會沒有公用電腦,就用研究生微薄的薪水去弄了電腦來,週三晚上騎車從桃園載上去,到了教會發現一大堆人走出來嚇一大跳,當時根本不知道週三有常態的聚會。

男生似乎總是有私藏的跟神之間的小故事
問他有沒有感受到 神,都會說:「沒有。」
喜歡神嗎?「還好。」
既然認定這份信仰,想成為基督徒嗎?「不知道。」
某種程度也是很珍惜自己的愛的主權,就像在結婚之前都還是嘴硬著說:「還在磨合,不確定會不會走下去。」
雖然要認定很困難,但一旦認定,卻有著要走到底的決心,一家之主撐起家中生濟的決心是很驚人的。
也許就在這樣的「小喜歡」、「小曖昧」裡,一次又一次的寫下與主之間說不盡的故事,沒有山盟海誓,但是有一顆堅定走到底的心。

絕壁戀人
“所謂<相對體>,就如同從絕壁上下來時「腳所踩的地方」。
從絕壁上下來時,會尋找「腳能踩的地方」。
如此一般,不論是任何存在,只要成為對方的「相對體」就會立刻相通。"~Jung Myung Seok

有時候覺得環境不允許,感到困難、挫折,但是因為持續地做的關係,我也小小的喜歡您,我的主~啊!

不要只說我愛你(鄭範錫牧師)

月明洞自然聖殿瀑布造景
(月明洞自然聖殿,在年底趕工完成的瀑布石頭造景)
繼續閱讀 不要只說我愛你(鄭範錫牧師)